我們平常所指的靜脈曲張,確切來說應該較慢性靜脈疾病比較正確。而靜脈曲張、慢性靜脈疾病的症狀表現非常廣泛,所以常常和其他疾病混淆,難以檢查出真正的病因。
聽完了以上的介紹,我們可以知道,靜脈的疾病產生的症狀相當多樣化,也容易和皮膚科和骨科的問題混淆,而這些問題,一定要從血液循環方面去解決,才能夠根除疾病喔!
病人通常表現下肢疼痛和腫脹,也常會有下肢沉重感和疲勞,病人常常以為是骨科的問題而去找骨科醫師,但症狀總是無法徹底解決,因為這不是肌肉或骨頭發炎的問題,而是血液循環的問題。病人的症狀和靜脈曲張的程度並沒有一定的關係,有時並沒有明顯的靜脈曲張的突起,僅有細小的蜘蛛絲狀或網狀的血管擴張,病人就會覺得非常疼痛。
另外病人也常會抱怨,肌肉痙攣,皮膚感覺麻木,皮膚有針刺感或瘙癢,難以與影響下肢的周圍神經病變區分。
對於慢性靜脈疾病,國際上較推廣的是CEAP的分類,主要針對臨床上,病因上,解剖上,病理生理學上做分類。我們今天就對臨床上的分類作探討。
CEAP 分類 |
臨床上分為六類:
第一類:
1.
微血管擴張,蜘蛛絲狀血管擴張(<1mm),這些細小、變形、擴張的血管,會在大腿、小腿、腳踝,膝蓋,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現。
2.
網狀靜脈擴張(1 ~3 mm),在表皮下,比較偏藍色的變形、擴張血管,必須要和正常的血管區分。嚴重的話,網狀的靜脈曲張也會突出表面。
第二類:
在皮下突起、彎曲、變形的血管(>3mm),像葡萄串或蚯蚓狀突起,有人說浮腳筋,但說腳筋是誤解,這是血管,跟筋骨是不一樣的。這些變形、突起、擴張的血管,也一樣在大腿、小腿、腳踝,膝蓋,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現。
第三類:
水腫,很多因素會造成下肢水腫,像是心臟功能不好,腎臟功能不好,也會造成水腫,而靜脈曲張也會造成水腫,是不是靜脈疾病造成的水腫,就要由專業的醫師判斷。
第四類:
1.
色素沉澱與濕疹:
l 色素沉澱:皮膚會變褐色或黑色,較常發生在腳踝處,也容易延伸至小腿。會讓人誤以為是太陽曬黑的。病人常會有皮膚搔癢感,有時會感覺麻木,皮膚有針刺感。
l 濕疹:會導致腿部皮膚出現水泡或鱗屑。濕疹有時不會伴隨明顯的靜脈曲張突起。
2.
脂化硬皮症:局部的慢性發炎造成皮膚和皮下組織纖維化,有時或伴隨疤痕和攣縮,容易和淋巴管炎及蜂窩性組織炎混淆。
第五類:
已癒合的靜脈性潰瘍:通常會有皮膚的萎縮和色素沉澱
第六類:
活動性未癒合的靜脈性潰瘍,有時會合併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。
靜脈曲張不只單純以上的分類而已,常常出現的型態是「複合式」的病症,像圖中的病人有傷口、有濕疹、有色素沉澱、有蜘蛛絲狀的靜脈曲張、也有蚯蚓狀的靜脈曲張。這樣「複合式」的病症,常常也需要用到「複合式」的治療,像是微創雷射手術,加上微創血管勾除手術和硬化劑注射治療,或是超音波注射加上硬化劑注射治療,單一種治療通常都不會完整。因為靜脈像網子一樣相連,如果有殘留的靜脈曲張沒有治療到,復發率就會提高。
複合式靜脈曲張 |
複合式靜脈曲張 |
複合式靜脈曲張 |
Tags:
靜脈曲張的健康教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