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師要診斷腸躁症其實並不容易,對於腸躁症的診斷,並沒有抽血的生物指標可以參考,只能以臨床病史和症狀來作判斷。有幾種腸道疾病和腸躁症有類似的症狀,包括克隆氏症、潰瘍性結腸炎、乳糜瀉等等。所以醫師要先排除其他疾病後,確定腸道僅是功能上出了問題,才能診斷為腸躁症。
腸躁症有哪些類型?
腸躁症有哪些類型?
腸躁症如何診斷呢?
對於腸躁症的診斷,目前比較常用的是羅馬準則(目前使用的是2016第四版)(Rome IV criteria)。
根據羅馬準則(Rome IV criteria),腸躁症被定義為:有復發性的腹痛,平均而言,在過去三個月中,每周至少有一天腹痛。而且這樣的腹痛,有合併以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,就可能是腸躁症:
一、症狀和排便有關
二、腹痛伴隨排便次數的改變
三、腹痛伴隨糞便形態或外觀的改變
腸躁症有哪些類型?
我們依照糞便的形態,可將腸躁症分為便秘型、腹瀉型、混合型。如果須要使用藥物治療,區分不同的類型,則可以幫助我們用藥。
一、便祕型:糞便為堅硬或顆粒狀,排便頻率常小於每週三次。超過四分之一的糞便屬於粗硬或多塊的糞便。
二、腹瀉型:糞便常為鬆散或水瀉狀,排便頻率常大於每日三次。超過四分之一的糞便屬於鬆軟或水狀的糞便。
三、混合型:便秘與腹瀉情況交替發生。
但在診斷腸躁症之前,要先排除其他可能的腸胃道疾病,下列一些症狀可能就有潛在其他疾病的風險,而不是腸躁症應該出現的症狀:
一、五十歲以後發病
二、腸道出血或解黑便
三、夜間腹瀉
四、進行性腹痛
五、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
六、異常的抽血檢查:像是缺鐵性貧血,C反應蛋白升高,或糞便鈣衛蛋白升高,這些指數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,而不是腸躁症。
七、有發炎性腸道疾病或大腸直腸癌的家族病史
假設有上述情況,可能還要進一步作大便潛血檢查、腹部超音波、或大腸鏡等等。必須排除其他腸胃發炎、感染、腫瘤,或相似症狀的疾病,才可診斷為腸躁症喔!
Tags:
消化系統的健康教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