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自信與懦弱,體罰與愛的教育|許園長的廣播時間

雖然這個世界上充滿仇恨,與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,但我依然深信著「愛」的教育。體罰會讓一個人品格變得更好嗎?能有效導正一個人的行為嗎?我並不這麼認為。當然,這當中會有許多爭議與討論,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,但我還是這麼相信著,人與人之間的愛。

 

我的外甥現在大概三歲,從出生的時候,像一團粉紅色的肉球,我就跟家人一起幫忙照顧他。然後漸漸長大、懂事。我常常會跟他玩,他也會常常來找我玩。小孩從遊戲中慢慢學習成長。「鼓勵」與「肯定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他開始學說話時,我就會鼓勵他說話,肯定他說話。鼓勵他跟陌生人互動,多說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對不起」。與他人有良好的關係,是表現愛的第一步。

 

老實說,我並不覺得「愛自己」是愛的表現。愛就像古典力學裡,牛頓第三運動定律,作用力與反作用力。必須要接觸,才會產生。你作用多少,回饋給你就有多少。如果你只是坐等著,讓別人來疼愛你,這並無法產生愛。這頂多只是他人對你的喜歡、憐憫、或同情。

 

小孩懂得「愛」嗎?嬰兒一出生,唯一的目的,就是活下去。哭喊、吃奶、睡覺,日復一日。在母親的哺乳和擁抱下,獲得安全感,逐漸成長。後來小孩學習到,與父母的親密互動,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情,慢慢學習愛。「愛」並不是天生的,曾經有科學實驗,把幼小的猴子和母猴分開,由人工飼養長大,發現這些猴子回到猴群後,成長極不順利,不但無法融入群體,甚至有攻擊同伴或自殘的行為。

 

有奶便是娘,是正確的嗎?由媽媽親自抱在懷裡哺乳,和由爸爸,或是陌生人用奶瓶哺乳,對小孩而言,意義是一樣的嗎?

 

在中國古代的歷史記載,有許多皇室的孩子,會請奶媽來哺乳。後來發現,這些奶媽和孩子的關係很親密,甚至感情比親生母親還深厚。順治十六年,鄭成功圍攻南京的消息傳到北京,順治帝揚言要御駕親征,當時百官勸阻,沒有人勸阻得了,連他的母親莊太后也無法勸阻,最後才由順治帝的奶媽勸阻才成功。所以,不管是親生母親,還是奶媽,將嬰兒抱在懷裡哺乳的行為,對小孩的影響非常大。

 

我們由腦科學發現,嬰兒在吸奶的時候,會刺激乳頭,媽媽的腦中會分泌泌乳素和催產素,幫助乳汁分泌。催產素除了幫助乳汁分泌,也會讓媽媽感覺到幸福、滿足、減低憂鬱。小孩也一樣,經由擁抱和哺乳,腦中也會分泌催產素,所以不安的情緒逐漸平靜。因此加強親子間的關係。催產素在擁抱,和親密的關係下就會產生,有人稱為擁抱賀爾蒙。

 

小孩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與成長,我們發現小孩會尖叫,拿手機或遙控器亂按,玩電燈的開關,穿大人的鞋子,亂塗化妝品,故意踩下雨過後的小水漥,弄得全身髒兮兮。有時大人會很生氣,覺得小孩調皮不乖,因此就處罰小孩。但仔細想想,剛才舉的例子,小孩調皮的行為,真的很壞、很邪惡嗎?

 

也許你會覺得,處罰是在教導小孩。要從小地方著手,以後才不會變壞。但實際上,你確定自己有認真在教導小孩嗎?你有跟小孩說明什麼是可以做的?什麼是不能做的?常常大人只是沒有耐心與小孩互動,只希望小孩像盆栽一樣乖乖的,因為大人要趕快把明天的工作做好,要休息看電視。所以大人用暴力來嚇阻小孩,獲得控制的權力,迫使小孩服從自己的命令。但是,這樣反會讓小孩在人際關係,和愛的學習上,產生阻礙。

 

有耐心的互動,非常重要。小孩子會好奇許多事情,但不懂事情的嚴重性,為了避免搞出很嚴重,而且不可逆的後果,大人一定要很有耐心的看好小孩,並且在發生嚴重錯誤的開始,就趕快阻止小孩的行為。就像手機和筆電,一定要收好,不能隨意亂放,並且一而再,再而三的跟小孩強調物品的重要性。在家玩球也是一樣,小孩不懂球會怎麼彈?會彈多高?彈起來的方向會不會撞到東西?他只知道球會彈起來很有趣,並且想要試看看可以彈出什麼奇怪的效果。所以大人要不斷的跟小孩強調球該怎麼玩,要在哪裡玩,而且玩球時要盯著他,不然家裡的東西會壞一堆。

 

小孩子有時會亂打人,亂罵人,故意搗蛋之類的,我會用很「嚴肅」的表情跟他說,什麼是對的,什麼是錯的。讓他知道這件事情是很「嚴重」的。有時小孩太過分,偶爾叫他罰站面壁,但我不會因為憤怒而打他,因為我很容易就原諒他了。而且我會有個「儀式」跟他和好,讓他知道我不會氣他。

 

打罵只是大人迫使小孩服從的手段,小孩容易產生自卑感。如果到陌生的環境,或是碰到陌生人,因為自卑,擔心自己會被打罵,行為就會表現得畏畏缩缩,不敢嘗試新事物。顯得焦慮、恐慌、甚至哭鬧不休。不打罵,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,減低自卑感。這樣對孩子的人生是有幫助的。

 

我的外甥,兩歲了,很勇於表達自己,也喜歡跟別人互動。去科博館時,他興奮的跟旁邊陌生的姐姐說:「水池裡有魚!」人家不理他,他也沒關係。在上課時,老師問家裡有什麼昆蟲?他說家裡有蟑螂,老師同學都在笑,他也沒關係。因為我們跟他相處在一起的家人覺得這又沒什麼,也不會因此阻止他,小孩當然也覺得沒什麼,自信也跟著加強。

 

愛的教育並不是溺愛,溺愛是單方面給予,不是雙向。真正的愛是雙向的溝通,教導孩子懂得如何接受別人給你的愛,懂得感恩與知足,也要教導孩子如何愛他人,懂得付出與包容。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有愛的成長。


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