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主動脈瘤通常不會造成危險,但如果破裂,會造成腹腔大量出血,有生命危險。而越大顆的動脈瘤,則破裂的機率會大。那麼,動脈脈瘤多大,才應該要積極治療呢?目前動脈瘤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,而手術有傳統開腹手術和微創血管腔內修復手術。
你可能有興趣:
靜脈和動脈大剖析,致病機轉與治療方式的差異
為什麼會產生腹主動脈瘤?該如何檢查和追蹤?
愛因斯坦的死因,隱形殺手「腹主動脈瘤」
保守治療:
對於動脈瘤,目前並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。如果無症狀,且直徑<4cm,或是半年內沒有迅速擴大的小動脈瘤,可以採用保守治療。每六個月至三年,進行腹部超音波的檢查,觀察動脈瘤的大小及變化。
保守治療需定期做超音波檢查,追蹤腹主動脈瘤擴大程度 |
動脈瘤的患者應立即戒菸,目前研究,戒菸能有效避免動脈瘤擴大。此外,控制好三高(血壓,血脂以及血糖)也是有幫助。患者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,像是散步,游泳,騎腳踏車等等,但張力過大的運動應該要避免,像是重訓,深蹲等等。
手術治療:
如果有以下情況,建議手術修復:
一、有症狀:如果腹部或背部有疼痛或酸痛的患者,或是其他可能與動脈瘤相關的症狀,即使沒有動脈瘤沒有破裂的跡象,也可以考慮接受手術。
二、動脈瘤直徑大於5.5公分:直徑大於5.5公分則破裂出血的機率會大幅上升,所以建議大於5.5公分,則手術治療比較好。
三、六個月內擴展超過0.5公分:動脈瘤擴張太快,也會有破裂的風險,也建議早期手術治療,避免破裂。
四、存在其他動脈瘤:其他大動脈(如下肢的動脈,股動脈,膕動脈)有動脈瘤的患者,需要手術治療時,可以連同腹主動脈瘤一起手術處理。
手術風險:
手術風險因人而異,取決於患者的總體健康狀況。腹主動脈瘤的手術風險也一樣,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其他健康狀況的增加而增加。例如,患有心臟或肺臟疾病的人,吸煙的人,在手術後更容易出現肺炎和心律不整等併發症。此外,老年人在手術後,更容易有心肌梗塞及中風。
冠狀動脈疾病在腹主動脈瘤的患者中很常見。如果還有吸煙,糖尿病,高血壓等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,手術之前應該要對心臟做完整的評估,衡量心肌梗塞的可能性。
手術治療主要有兩種:傳統開腹手術和血管腔內主動脈瘤修復。
傳統開腹手術:
病人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,通常需要2到4個小時,有時會更久,依據病情複雜度而定。傳統手術要切開腹部,找到主動脈的位置,然後切除腹主動脈瘤的部分,並且將人工血管縫合上去。手術後,病人要到加護病房進行觀察。通常四到七天後可以出院,大約四周內可以恢復正常活動。
血管腔內主動脈瘤修復(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,EVAR)
屬於微創手術,在腹股溝上切開一條約三到四公分的傷口,找出股動脈,在血管中放入導管,有些病人甚至直接從皮膚外,經皮放入導管,傷口更小。利用導管的技術,將支架送到主動脈瘤的地方。這樣血液就會流經支架,而不是通過異常擴張的主動脈,動脈瘤就會慢慢纖維化而萎縮,因此達到治療的效果。
A:在腹股溝的地方找出股動脈,放入導管。B:將導引線送到腹主動脈瘤處。C:釋放支架。D:最後支架完全釋放成果 |
傳統手術和血管內支架置入手術相比,目前支架手術已成為主要的治療方式。大約80%的病人都可使用支架來處理腹主動脈瘤。以手術風險來看,傳統手術的風險較高,支架放置的風險較低(非急診手術比較,傳統手術死亡率為3-5%,支架放置手術為0.5%至2%,如果是急診手術,傳統手術死亡率又會更高),以傷口來看,傳統手術傷口較大,支架放置的傷口較小,以預後來看,傳統手術較能永久解決動脈瘤,支架放置有時會產生支架的併發症,像是支架滑脫,支架滲漏,支架扭曲變形等等。
一般來說,較能承受手術風險的年輕的患者,或是有潛在結締組織疾病的患者,例如馬凡氏症候群(Marfan syndrome),以及動脈瘤型態不適合支架放置的患者,接受傳統的開腹手術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Tags:
動脈的健康教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