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評:《下流老人》(一):何謂下流老人,與貧窮的特點|許園長

下流老人這本書2015年出版,之後在2017年又出版續集。作者藤田孝典,從事社會工作超過十二年,在日本埼玉縣援助過許多包括下流老人在內的許多生活貧困者,是聖學院大學人類福利學系的客座副教授。

好書推薦, 書評, 閱讀, 知識, 讀書心得, 人生, 下流老人, 貧窮, 富有, 貧富差距, 老人, 獨居老人, 孤獨死

在出版下流老人後,大家比較關注「自我防衛策略」,也就是自己該怎麼做,才能避免變成下流老人。比方說,退休前該存多少錢?該買什麼保險商品?是否有退休後還能有效取得收入的方法?因此,有許多財務規劃師打著「避免變成下流老人」的口號,鼓吹購買各種金融商品。這樣完全與作者的理念背道而馳,所以作者才出第二本續集。

續集再次強調,靠自己的努力,尋求自我防衛策略,是無法完全消除下流化。不光是老年人貧困,甚至年輕人也一樣。這些問題是社會問題,不是個人問題,若要改正貧困問題,就必須修復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的部份

也許社會制度能夠改善「絕對的貧窮」,也就是讓你不會餓死。但邁向幸福之路,仍然必須要靠自己努力。擁有很多錢是一種幸福的保障,但沒有錢就不能得到幸福嗎?這倒不一定。維持好自己的家庭關係與社會關係,在人際關係中形成一個保護網,這樣也能擁有幸福,避免貧窮喔!

【何謂下流老人】
這本書主要在探討日本社會中,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貧窮的老人出現。舉例來說,像是一天只吃一頓飯,到超市只能拿廉價的小菜的老人;或是生活太困苦而偷東西,被店員或警察斥責的老人;或是付不出醫藥費,無法就醫治療,在家服用成藥,被疾病折磨的老人;還有,無人照顧,一個人孤獨走向死亡的老人。這樣大家對於下流老人的樣子有沒有比較清楚呢?

並不是所有的下流老人,在年輕的時候就是貧窮需要補助的階層。許多人以前都是上班族等一般勞工,其中甚至還有公司董事大企業的員工銀行員或公務員,不管什麼職業,都有可能淪為下流老人。這些案例從沒想過,自己到了晚年會變得如此。許多日本社會所存在的問題,其實是未來台灣社會所會面臨到的困境,所以我們更可以當作借鏡。

【貧窮的特點】
什麼是貧窮呢?貧窮是一種主觀的概念,有人說沒有車可以開很貧窮,沒有手機很貧窮。貧窮也是一種相對的概念,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生活水平,因此,對於貧窮的定義也會不一樣。「絕對貧窮」,是指在生活上所得到的物資,無法滿足基本需求,例如食物、服裝及住房等。

目前台灣的公務人員,軍人,農民,勞工都有保險,如果上述都沒有保,也有國民年金可以投保。除了上述年金的部份,台灣還有全民健康保險(健保)。以勞保來說,每月薪資30000左右的勞工,工作四十年之後,每月約領19000。除了社會保險之外,我們對於極度貧窮的人,還有社會福利,幫助維持個人最低的生存需求。但是,能不能有尊嚴的活著,幸福的活著,這就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。

一、收入極低:造成收入極低的原因,通常是沒有穩定的工作。一個人沒有工作,有時不能完全怪罪於個人,指責他人懶惰。有時是因為社會無法釋出工作機會,造成高失業率。
二、沒有足夠的存款:存款可能是年輕時沒存夠,或是無法獲得足夠的社會資源,也有可能因為意外而損失存款。沒有足夠存款的人,也很容易貧窮化。
三、沒有可以依靠的人:失去群體的互相照應與幫助,單獨的個體很難對抗大環境,所以沒有可以依靠的人,很容易貧窮化。
上面三種情況如果全部都符合,非常容易貧窮化,如果能夠避免其中一項中,就能避免貧窮化。


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